这几天有微友留言说,怀疑自己在网上购买的燕窝是假的,因为燕窝泡发后膨胀的体积远远达不到商家宣称的7-8倍。带着微友的这些问题,德宜草堂来普及一下这些知识。
这里要纠正一下的是,燕窝的发头,并非指燕窝泡发后膨胀的体积与干货体积之比,而是指燕窝在充分泡发并沥干水分后,在重量上与干燕窝的差异,两者之间倍数越大,意味着“发头”越大。下面简单图示:
一,干货称重:
二,纯净水倒入泡发:
三,泡发2小时后,将燕丝撕开:
四,泡发6小时后:
以上一盏5.8克的干燕窝,在泡发沥干水分后,重量是46.4克,也就是这盏燕窝的“发头”是8倍左右。
通常燕窝的发头倍数在6-8倍之间,但这只是区分燕窝的一个标签,如果仅仅以燕窝发头来鉴定燕窝真假伪劣,那就有失偏颇。其它国家并不以此作为衡量燕窝的标准,仅仅在中国,燕窝商们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而进行的概念营销。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追求利益,不惜在燕窝里添加鱼胶、白木耳、薯粉、膨化剂等。例如树脂做的假燕窝“发头”就很惊人,一小块可发至10倍以上。
另外,燕窝的发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,燕窝的产地、采摘季节、脱水工艺、干品含水量、干湿度、室温水温等都会导致“发头”的差异,不同货品之间很难形成客观的对比。
通常来说,口感比较Q弹的燕窝,发头通常要比口感软绵的燕窝发头要小一些。同一盏燕窝中,底座和囊丝部分的发头又远比盏身要大。但不管是口感Q弹的燕窝,还是绵滑的燕窝,其营养价值都是一样的。因此,燕窝的发头在一定的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,并不是说燕窝的发头越大越好。
而且,各商家对燕窝发头的测试也非常模糊不清,没有统一的测试时间,也没有泡发好的燕窝滤掉多少水的统一参考值。有些商家在泡发之后少滤掉些水,发头便能偏大一些。我们在这里采用的发头参考值为:25度水温,泡发时间为6小时,用漏勺过滤掉水直到不再滴水为止(大约10分钟)。
现在,当问及燕窝的情况,商家第一回答就是其燕窝盏形好发头大。我认为这不过是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技巧罢了。目前燕窝市场最严峻的问题是漂白和化学除毛的问题。白燕盏经过化学除毛后,其发头完全不变,而燕窝活性成分相差很大,并且带来了重金属和亚硝酸盐超标的潜在风险。
窝友与燕窝商之间信息的极不对称,给了燕窝商很多偷工减料的机会,从而造成了目前畸形的消费环境。在这里提醒所有对纯燕窝有追求的窝友们,在选购燕窝时,“发头”只能作为衡量燕窝品质的众多指标之一。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燕窝是否纯天然,而不是发头上。

(点击微信号一键复制并打开微信)
我们舍得时光,舍得成本,只为您能享受到最纯的燕窝
每一盏燕窝都经过国家安检部门、检疫部门检测,保证您吃到的每一盏燕窝都安全。